入门级DX11独显将至
ATI全线40纳米制程DX11显卡产品线已经基本部署完毕
在DirectX 11图形芯片的设计思路上,ATI和NVIDIA这对老冤家出现了比较大的不同。ATI的设计思路更像是Intel的Tick-Tock,在导入40纳米High-K制造工艺的同时并不对芯片架构做出大的改动,而是在比较成熟的RV770芯片的基础上加以放大。NVIDIA的设计思路则比较大胆,新的制造工艺和芯片架构一齐上马。毕竟NVIDIA不像ATI那样有AMD的处理器罩着,他们需要并行计算能力更强的Fermi芯片更深的切入高利润的HPC市场。
不过NVIDIA也不得不为创新付出代价。从四个月前开始,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ATI以一个月一个系列的速度三次拿出DirectX 11产品。无论NVIDIA的Fermi芯片有多么强大,至少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ATI凭借Evergreen芯片及其衍生品把DirectX 11显卡迅速覆盖到了100美元以上600美元以下(800元至4500元人民币)的各级市场,而NVIDIA虽然也有40纳米DX10.1的入门级GT2xx显卡问世,无奈只能背上马甲型号的“恶名”。
中低端显卡庞大的市场确实是事实
ATI引用权威芯片市调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称超过三分之二的显卡市场被100美元(700元人民币)以下的产品占据,有超过1150万的人在玩魔兽世界,有超过1500万的人有Steam账号,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显示器的解析度在1920x1200以下并使用100美元以下的显卡。ATI摆出这份数据无非是想说100美元以下的显卡市场很大也很重要,虽然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去在乎这份数据的真伪,但中低端显卡庞大的市场也确实是事实。 不仅仅是性能,新入门独显丰富功能也非集显可比
ATI最轻量级的DX11产品——Cedar核心的Radeon HD 5450显卡
2010年1月14号,ATI正式发布Radeon HD 5670显卡,一举把其DX11产品线覆盖到100美元(599~699元人民币)以下。仅时隔半个月,ATI的“Sweet Spot Strategy”策略再次上演,最轻量级的DX11产品——Cedar核心的Radeon HD 5450显卡于2010年2月4号正式发布,覆盖49~59美元(399元人民币)市场。至此,ATI保持了几乎是一个月发布一款DX11产品的速度,其全线40纳米制程DX11显卡产品线也已经基本部署完毕。
ATI Radeon HD 5450显卡(Cedar核心)规格参数
ATI Radeon HD 5450显卡(Cedar核心)结构分布
ATI Radeon HD 5450显卡(Cedar核心)的流处理器数量、纹理单元数量以及光栅单元数量分别是80个、8个和4个,650MHz的核心时钟频率可以提供104GFLOPs的单精度浮点运算量。搭载64-bit显存界面,最多可以支持1GB容量的DDR3/DDR2内存。空载和满载功耗分别只有6.4W和19.1W,直接竞争对手是NVIDIA的GeForce GT210。ATI的官方宣传手册上给出的是被动散热的版本,而我们收到的则是安装了主动散热风扇的版本。
过往的轻量级显卡通常是以HTPC应用为主并少量的兼顾3D游戏,而ATI Evergreen芯片亮眼的设计则可以拓展产品应用范围,因为ATI Eyefinity和ATI Stream技术都被Radeon HD 5450显卡完整的保留下来。虽然HD5450这个量级的显卡并无力支撑在超高解析度下的游戏体验,但三屏互联仍然可以让Google Earth和Office这样的应用变的耳目一新,而ATI Stream技术也可以让它通过并行计算在多媒体编辑中获得数倍于处理器的性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