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史上“破天荒”第一人 | |
作者:陈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7 16:38:38 文章录入:陈鹏 责任编辑:陈鹏 | |
|
|
宋代科举考试图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常喜欢用“破天荒”一词来表示某人突然间得志扬名、飞黄腾达。而现在人们则常用此话来喻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要说起这句俗语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逸闻趣事。 在中国古代,国家甄拔和遴选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通过科举考试制度。这种创始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程序复杂,考试难度极大。其过程采用的主要是逐级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凡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负责选送本地区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逐级应考,直到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因为这种科举考试科目繁多,内容庞杂,评判严格,所以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金榜题名。当时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很多士子一直考到头发胡子都白了,才有幸考中进士,就这还算是年轻的进士。创作了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和短篇小说巨匠《聊斋志异》的作者清代小说家蒲松龄都曾有过因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直至最终毅然放弃愤而创作的经历。古代科举考试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据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里记载:唐朝时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长达四五十年,偌大一个文人荟集的荆南地区竟然没有一个士子考中。于是,人们便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作“天荒解”。天荒,原本指宇宙浑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如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而这里的天荒却是指蛮荒而落后的偏远地区。当时的人们把荆南地区称作“天荒”,是讥笑那里几十年都没能有一个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喜登龙门。就这样一直到了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地区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考中了进士,这才总算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一带,得知刘蜕考中进士,便专门为此写信祝贺,并赠他七十万“破天荒”钱。据笔者考证,这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重奖“高考状元”(读书人)。由此可见,重奖“高考状元”之风由来已久。刘蜕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并在给崔弦的回信中写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历史上著名的“破天荒”典故就此成形。 此后,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们都喜欢在自己的诗文中争相使用这个典故,以此显示自己的渊博和幽默。 如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作诗道:“沧海何曾断地狱,宋崖从此破天荒。” 周必大诗云:“绛帷幸得天荒破,日日当为何道人。” 元朝诗人柳贯诗曰:“会见天荒破,端令士气粗。” 清代诗人、学者黄遵宪在其诗作《番客篇》一诗中写道:“平生不著袜,今段破天荒。” ...... 在上述古代文人的诗句中,“破天荒”这个词语典故都包含有突然得志扬名的意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浪淘沙,时易事移,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破天荒”的这个带有明显历史地域色彩和封建等级歧视观念的陈旧的含义逐渐被时代和人们摒弃和淘汰。现在,每当我们运用“破天荒”这个熟语的时候,仅仅是用它来形容一种重大的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例如说“破天荒头(第)一次”。一则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普普通通的俗语典故,却印证了一段中国科举史上士子们的辛酸奋斗史,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宏阔雄厚由此亦可见一斑了。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