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串行ATA接口规范
2009年五月份,串行ATA国际组织(SATA-IO)发布了串行ATA(SATA)规格的第三版规范——SATA Revision 3.0。SATA Revision 3.0拥有6Gbps的带宽,并向下兼容SATA 3Gb/s和SATA 1.5Gb/s,数据接口和数据线和前两版规范相同,并没有变动。
SATA官方标志
SATA Revision 3.0新规格向后兼容先前的SATA接口规范,同时保持此大众存储接口广受好评的低成本和低能耗。此外,此规格在若干方面得到加强,可实现更佳的功能。这些增强功能包括:
·全新原生指令队列(NCQ)串流指令,以便为需要大量带宽的音频和视频应用,实现等时数据传输
·NCQ 管理功能,通过对未执行的 NCQ 指令进行主机处理和管理,帮助优化性能
·改进的电源管理功能
·适合更紧凑型 1.8 英寸存储装置的小型低插力(LIF)接头
·旨在让更薄更轻笔记本电脑容纳7毫米光驱的接头
·符合 INCITS ATA8-ACS 标准
·完全向下兼容,新规范产品与旧规范产品相连时速度会自动将至3Gbps或1.5Gbps。
·可在存储单元、磁盘驱动器、光学和磁带驱动器、主机总线适配器(HBA)之间提供6Gbps速度的链路速度,并保证新的网络性能水平。当然,6Gbps(600MB/s)只是理论值,事实上SATA接口发送信息的速度为600MB/s,而受制于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实际速度会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环境差异会很大。
而SATA-IO对SATA接口规范的命名有非常严格的规定,「SATA Revision 3.0」是串行ATA规格第三版的唯一正式命名,而“SATA 3.0”、“SATA III”这样的叫法是非官方、不被允许正式使用的。
SATA-IO 规格及命名规范 |
版本 |
接口名称 |
理论带宽 |
实际速度 |
SATA Revision 3.x
(非“SATA III”) |
Third generation
(非“Gen 3”) |
6Gb/s |
600MB/s |
SATA Revision 2.x
(非“SATA II”) |
Second generation
(非“Gen 2”) |
|
300MB/s |
SATA Revision 1.x
(非“SATA I”) |
First generation
(非“Gen 1”) |
1.5Gb/s |
150MB/s |
USB3.0技术简介
USB 3.0是最新的USB规范,由Intel等大公司发起。为了实现快速的传输速度,USB 3.0采用的是对偶单纯形四线制差分信号线,支持双向并发数据流传输,而USB 2.0基于半双工二线制总线,只能提供单向数据流传输。此外,USB 3.0还加入了新的电源管理机制,支持待机、休眠和暂停等状态。理论传输速度最大可达625MB/s。经过测试,实际速率为100MB/s左右。
USB3.0工作原理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现,完全得益于技术的改进。相比目前的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并行模式的物理总线。USB 3.0接口尺寸标准。在原有4线结构(电源,地线,2条数据)的基础上,USB 3.0再增加了4条线路,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因此不管是线缆内还是接口上,总共有8条线路。正是额外增加的4条(2对)线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带宽的支持,得以实现“超速”。显然在USB 2.0上的2条(1对)线路,是不够用的。
USB3.0控制芯片
除了USB接口上的重新设计,还需要主板等设备板载USB3.0控制芯片才能实现USB3.0的数据传输的。由于Intel、AMD的芯片组短期内都不会提供对USB 3.0、SATA 6Gbps的原生支持,所以近期内要想获得这些新接口,要么使用加装了第三方控制器的主板,要么就得安装扩展卡。以华硕 P7P55D-E Premium主板为例,该主板实现了USB3.0的完全支持,板载了NEC的USB3.0控制芯片,并且提供了两个USB3.0接口。
华硕ASUS P7P55D-E Premium主板宣称可提供完整传输带宽
华硕 P7P55D-E Premium主板提供了expansion bridge chip,根据官方的宣传,这个芯片直接与SATA和USB设备进行总线传输而不需像普通主板经过PCIe x1的通道才能传输到主板芯片组中,保证了完整的500MB/s的带宽,实现了真正USB3.0的传输而后者受制于PCIe x1通道最终只能提供一半的带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