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大的扯淡,就是100万:1对比度。由于各家机构的测量仪器精度有限,对此数据皆无法验证,你说5万而行,你说10万也行,终于出来了100万。
炒作豆你玩
2006年,动态对比度的概念出现了,到2008年开始,各大厂商对于动态对比度的战争就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这两年,动态对比度数值持续飚升,涨幅超过了大蒜、超过了绿豆、超过了楼市。这个数字游戏,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反正无人能验证,能验证的机构,例如中科院或许也不屑于作此无稽的验证。
动态对比度
其实我们都明白,动态对比度10000:1接近人类极限,更高的数值只是纯数字概念,人眼已经无法区分和判断。动态对比度的数值越高,仅能说明显示设备在显示黑色画面时越纯净,说白了,就是更接近全黑。
啥也不能提高
根据水桶效应理论,最终效果要由最低的指标决定;单独拉伸一个参数的高度,对于整体表现没有任何意义。
测试示意图
动态对比度,一个彻头彻尾的数字游戏,你还要为此买单?买这形同鸡肋的高技术?
总结:
本山大叔《卖拐》忽悠系列早已落幕,小沈阳能否继续忽悠,我们都很期待。但是对于投影界的忽悠,扯淡话题,我们都不喜欢;希望厂商能冷静下来,多做些研发工作,炒作的把戏,玩一、两次可以,多了就会成为闹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