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机箱发展何去何从
从1946年的ENIAC,到后来的个人PC规范出现,用了44年;从1993年的奔腾电脑,到后来的奔腾四代处理器,用了7年;而从2005年Intel推广双核处理器到四核处理器,仅仅用了1年。而Intel最新Sandy Bridge处理器,也将于明年正式发布,可见CPU芯片技术正在以非凡的速度发展。
电脑的老古董
而与其相对的,机箱在整个硬件发展过程中一直在硬件舞台的背后默默无闻的静静成长,其发展速度与CPU的发展速度相比,就要慢很多了。不过但它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而每一次的变革也仅仅是被动式的,为了适应英特尔新的体系架构而变化,为了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主要硬件而变化。从AT架构机箱到ATX架构机箱,再到英特尔后来推出却又推广乏力的BTX架构机箱,再到后来非常盛行的38度机箱,最后到如今的TAC2.0机箱和电源下置机箱,内部布局更加合理,散热效果更理想,再加上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机箱作为所有硬件设备“家”的概念越来越得到强化。
然而机箱也产业发展到如今,太多的雷同化、同质化产品大量出现在市场当中,各种粗制滥造山寨货也充斥的市场。用户抱怨市场上的机箱产品大同小异、品质太烂、质量粗糙,而大品牌厂商又在抱怨市场环境太乱,竞争环境恶劣,恶性竞争盛行,消费者太不懂产品……种种的这些积怨弥漫在整个市场当中。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是消费者、提供消费者、还是制造者,谁也不清楚未来的产品以及市场的出路在何方?
Tt A60 机箱
因此在如今全体迷失方向的大环境里,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认准方向,并坚持到底,而下面我们就结合着,Tt新推出了一款主流机箱产品具体的来看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机箱产品应该,或者必须具备哪些功能设计,才能被消费者认可、喜爱。
提供海量数据交互接口
首先要说的是就是机箱接口的变化,从USB1.0到2.0,再到如今种类繁多的e-SATA或是USB3.0,机箱接口越来越功能化,而且是功能强大化。尤其是目前互联网时代,大量,甚至是海量的信息以及数据交互,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要不然,外接设备的传输速度,也不会如此快速的增速。
海浪数据存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原先我们我们传递大数据、共享大容量数据,使用的什么?1.44MB的软盘,即便后来出现2.88MB的双层磁盘;后来呢,我们用的是USB1.0或1.1接口的U盘,但容量最大也仅仅是才有128MB,再后来我们迎来了更快的USB2.0以及1394接口,传输速度能提高10至20倍,听起来已经相当快了,而且U盘的用了最大也超过了8GB甚至16GB。但是随着这就带一个问题,速度。我们越大的文件,拷贝的速度就越慢,等待的时间就越长。
因此SATA硬盘、USB3.0或是SATA接口成了我们,目前传输数据的专用装备。更快,更方便。
USB3.0 飞一样的速度
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好莱坞大片里,窃取信息的盗贼们都在抱怨,而不停喊“Come on”。如果他们能用上USB3.0、e-SATA或是更快的传输接口,我想他们早就溜之大吉了。因此对于将来机箱接口的演变,必然是越快、越方便、越好。至少小偷们肯定特别乐意。
更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以人为本”的设计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产生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所谓的“以人为本”,也就是在新产品设计中,在满足产品的基本功能的条件下,是产品尽量满足人的精神要求,让产品给人以更多的亲情、自然和温馨。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儿肉麻的,但是无疑是对产品更高标准的要求。
免工具设计
驱动器位的免工具设计
机箱免工具设计是绝大多数机箱产品宣传“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发力点,并非只要不用工具安装就是叫做“人性化”。以Tt这款A60为例,光驱位免工具有卡扣设计,并且有一组弹片对光驱起到压力固定的效果,同时卯榫直接固定在光驱侧面固定孔内,牢固可靠。而对于硬盘位来说,使用起来就像在拉抽屉一样的简单方便。
因此对于“免工具设计”来说,至少需要保证,硬件安装过程的简易、轻松,并且要非常可靠,如果为了免工具而免工具,光驱、硬盘在机箱里都能跳“华尔兹”了,那要“免工具”还有何意义?
细节设计的亲切感
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细节永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产品设计上细节设计才才是让人感到“人性化设计”的方便与亲切之处。大家都认为一款产品好、好用,这并不是指产品做工用料十足、性能出色,而是指用户使用体验的一种亲切感。
方便的后置USB3.0绑线设计
对于细节设计,用户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因为用户是不是在意为细节设计,或者说单独为细节设计而买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细节设计无用,或者是多余,因为虽然用户起初并不会注意到细节设计的存在,但是他会体验到细节设计带来轻松的使用体验。
可以自适应调整的电源位
那么用户如何去体验,如何才能意识到,这不需要厂商自己苦口婆心的宣传,因为用户也是人,他们会走动、会串门儿、会去拜访他人,而在他们的交流和攀谈中,乃至是去他人“修电脑”时,得到的另外一种使用体验中,去对比。一个小伙去给一个小姑娘“修电脑”,期间一定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这个机箱太麻烦啦”或者“这个比我的那个好使多了”。因此在用户潜移默化对比当中,自然就会加深对产品印象以及好感度。这是靠嘴说换不来的。
强劲的散热性能
从早先的AT架构机箱到ATX架构机箱,再到英特尔后来推出却又推广乏力的BTX架构机箱,再到后来非常盛行的38度机箱,最后到如今的TAC2.0机箱和电源下置机箱,机箱的近几年来的演变,都是在学习贯彻Intel散热规范精神,认真实施散热规划纲要,坚持以Intel为核心,以下一代CPU构架为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完成了。
如果说被束缚多年的机箱产业也在寻求变化,那么变种TAC2.0机箱的出现,就给了各个机箱厂商一个新的突破口,一个可以自由展现设计理念的狭小空间,而下置电源机箱以及90度旋转机箱就是在这个空间内的产物,尤其是电源下置机箱,已经成为众多机箱厂商追逐,以及发展高端机箱产品的方向,甚至是开拓主流市场的利器。总的来说,电源下置机箱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这样带来的直接好处的就是更有利于散热。
Tt A60机箱散热风道设计
与传统TAC2.0机箱不同,下置电源机箱,电源直接吸入箱外冷空气,大大延长电源使用寿命;降低电源风扇转速,减少噪音;机箱顶部留出风扇位,加强CPU及主板供电散热;机箱重心下移,防止共振;PCI-E位上移,超长显卡可以延伸至5.25寸位。
机箱顶部以及后部风扇
因此我们在绝大多数下置电源机箱上,都能看到机箱后部以及顶部都设有风扇,至少也有安装散热风的空位,并且机箱顶部风扇在未来还有更大化的趋势,因为当风扇尺寸变大时,提供的风量会提高,而风扇转速则会相应下降许多,这也是为目前用户追求静音效果所致。
可以与散热平衡的防尘设计
买完汽车需要保养,买电脑同样如此,尽管如今的宅男宅女众多,但是能想着收拾收拾电脑的几乎是寥寥无几。毕竟,电脑在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有损耗以及其它因素的干扰。
而如今“灰尘”已经成为了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杀手之一。尤其是在目前电源下置机箱“横行”市场大环境下,防尘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问题。另外,由于电子设备产生的静电效应,灰尘就变得无孔不入。而大量的灰尘堆积则会造成电子元器件短路,或者散热不畅而导致元器件以及电路过快老化。因此扫清灰尘则是保护电子设备长寿的重要手段。
机箱防尘、散热兼顾 太难了
不过,“防尘”和“散热”本身就是矛盾的。比如说这款A60机箱,本身主打超强散热性能。而你非要求让它具有出色的防尘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防尘网、散热孔 是对冤家
因此,对于散热性能出色的机箱浑身不满空洞是必然的。不过为了不让机箱变成大号吸尘器,一般大品牌以及信誉良好的厂商都会为机箱加装防尘网,并且安装在所有进风口以及最容易进灰尘的地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灰尘对机箱侵入。
其实机箱防尘主要还是面对于那些对待机箱的态度,不清理、不保养、不理不问,“想要马儿跑,却不给马洗澡”的懒人。因此机箱的防尘设计以及防尘材料的应用,和如何在防尘和散热之间找到平衡点,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我们的硬件不再出现如上图的悲剧,机箱防尘、除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方便走线设计以及理性空间
与机箱散热性能相关的,机箱是否能走背线,如今也是所有用户的关注重点。可能有些刚入门的DIY玩家,还不太理解,走背线有这么重要么?大家为什么还要花是上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要去讨论以及实践机箱如何走背线,这有意义吗?
其实机箱是否能走背线意义不大,主要是在于机箱背线是为一种机箱理线提供一个方便的空间,而实际上,只要你的理线技术过关,手法娴熟,什么机箱都能理清好的走线方法。
A60 装机后实图
机箱理线、走线主要还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电源线,归置的井井有条,说白了,其实“理线技巧”是“洁癖”副产物。但是这种副产物却达到良好的实际效果,被大家所推广。机箱背线空间也就是厂商在“洁癖者”提供一个更私密的地方,让机箱整体看起来更加的整洁。
当然,如果你把所有风道全部打通,没有电线阻碍,散热效果自然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也很有限。
A60对用户理线技巧提出考验
对于Tt A60这款机箱来说没有背线提供空间的,虽然不能说是一种遗憾,但是可以说是没有为所有的用户使用体验考虑周全,虽然娴熟的理线技巧可以“行天下”,但是毕竟很多人还是挺认这个的,还是有很多人不想接受这种对技巧的考验的。
个性化传承化的外观设计
再说完了所有的关键性特征之后,估计很多人都会质疑,在这个讲究个性化、时尚化的年代,为什么要把机箱外观设计放在最后讲呢?
的确在目前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只要你能赚眼球,你就能圈钱,注意是“圈钱”而不是“赚钱”。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因为“圈钱”是短暂的,“圈钱”是浮躁的,“圈钱”恶性竞争的源头。而目前的国内大多数厂商都是处于在“圈钱”的状态,看什么挣钱就来什么。不讲究投资,不讲究管理,不讲究长期效应,粗制滥造,外表光鲜亮丽,内部一塌糊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目前所有投机厂商通行的做法。
我们看到2007、2009年,DIY市场火爆,卖场人头攒动,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挣了大钱,尝到了甜头。而也有不少投机的山寨厂商也“转正”成功,如今也成了个不大不小品牌。
但是到了2010年过高的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的市场前景,让不少“转正”的山寨厂,感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由于没有过硬的技术以及强有力的研发团队的支持,“做人只画脸”成了这些厂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此我们能在市场上看到众多的造型怪异,外观更加绚丽的产品出现,但是还是那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Tt A60机箱外观
因此对于产品设计来讲重要的不仅仅是亮丽的外观,绚丽的效果,以及能博人眼球的造型,更重要的是产品设计、命名以及设计理念于品牌理念、价值体现的融合。如果你仔细观察Tt推出的所有产品,虽然有人管它叫“外观党”,但是所有产品都有着同样的硬朗设计风格,而这样的风格并没有在不同造型产品当中磨灭,这是一种传承和延续,也是一种无形的品牌形象和符号。而这种传承,对于厂商来说则会成为一份宝贵的财富。
相对比之下,那些投机商们,则什么也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