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结构化综合布线在实际施工的应用 | |
作者:陈鹏 文章来源:e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9 21:28:34 文章录入:陈鹏 责任编辑:陈鹏 | |
|
|
第一步 设备间的选择. 一.问题 连接到工作站的电缆如果没有线缆汇总的设备间或者是设备间的选择不当,会造成整个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无法开展及建设方的成本费用增加. 二.解决 进入施工现场前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设计详细的综合布线系统蓝图,内容包括结合布线系统结构的5个子系统.与建设方及监理机构进行审核、修改、三方确认,再进行施工. 三.程序 1.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建设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装修平面图及现场勘察,作出综合布线系统蓝图。 2.综合布线系统蓝图设计完成后及时报建设方及监理机构进行审核、修改、三方确认 3.若有修改部分经建设方、监理机构、承建方,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前提下进行修改. 4.修改后的综合布线系统蓝图设计经建设方及监理机构进行审核、修改、三方确认后,方为最终施工蓝图. 第二步 综合布线系统距离的测量 一.问题 在高速本地网中,线缆链接必须测试后使用。EIA/TIA 568586A草拟的关于商用建筑布线标准规定水平电缆链接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为了证明符合标准并减少废料及损耗,因而要在放线前做实地测量。因为系统主要是水平电缆,这个要求大多数情况下是合适的;然而,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面板、交结线或终端位置可能会改变传播速率。发生了这种情况,所测长度不准可以导致线缆长度不够,数据最终测试不合格。 二.解决 使用有数码的水平电缆产品,简化了再次检测键线缆长度的工作。线缆的长度为,将水平电缆的测量长度和估计的所有面板留线、交结用的跨接线的长度加起来,为放线长度。还有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最长线缆+最短线缆)/2*120%的值为放线长度。 程序 在施工纪要中记录线缆长度 1.实地测量时,分配标号并记录水平电缆的长度。 2.水平电缆的实地测量工作结素和最后交结完成后,将水平电缆长和估计的面板留线、交结用的跨接线的长度加起来加起来得到整个水平电缆链长。 3.进行自测将测到的长度与记录的比较。 两个长度相差大约10英尺以内。 第三步 给电缆做标识 一.问题 水平电缆没有标签或标签不好在安装过程或安装结束后,会增加人工消耗及不便于以后建设房的维护及竣工资料的制作。例如,若有不恰当的标识或标识无逻辑性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做测试和查找,无形中增加了更大的施工成本。 二.解决 放线前利用一种广泛使用的标识系统简化、为水平电缆命名。将建筑物分成几部分,并给每部分设标识,施工人员就可以标识每根电缆,因此音频发生器和网线测线器也就不需要了。并且,若施工用的是有逻辑的标识系统,当最终用户改造设施时,已施工的图纸纠正或改进起来非常容易。 三.程序 1.将施工现场分成部分,按每层楼、区域、房间设唯一的标识。如1234、ABCD这些简单易懂的标识 2.所有的终端和所有的设备间、设备盒做标识命名,比如设备间、交结线跨接线和面板蓝图都要反应出所对应的标识。 3.布线时做标识用当场可做的标签。耐久的标签纸或打码机、号码管做标签都行。 4.按照蓝图结束布线。 5.结线后,在结点6英寸内及面板上重新标识。 6.为了改进蓝图,作出布线结构中改动和修改的标识。 四。线缆标识的确认方法 1.使用网线测线器确认 2.逐一开启计算机确认 3.网线“热插拔”确认 4. 大数据拷贝法确认,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我就不细说,希望大家自行研究。 第四步 放线前的整理 一.问题 当把电缆拉成垂直或沿着墙壁走线时,同时拉尽可能多的电缆将省时省力。但是,太多堆电缆会在PVC线管或线槽内打结,在拐弯处绊住或交错在一起(特别是六类电缆要注意,以免出现链路测试不合格的情况)。解结或解绊会损坏线缆绞序、甚至折断电缆,特别是细小的五类电缆。 二.解决 为了防止拉线时出现这种情况,小心地准备电缆的头部非常重要要。晃动电缆,将它们敲进一个流线型构型中,把头部润滑后小心地将电缆插入PVC管线槽或预埋管道中这样就可以防止绊住和线缆交错。 三.程序 1.计划好要一起拉的线的数量和类型。 2.安排好线管和线盒,这样电缆就可以装入计划好的管槽里。 3.选两三根电缆---因为它们要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将它们置于离头大约30CM的地方。用布将头和第一组线螺旋形地裹起来,以保护下面的电缆。 4.照以上方法直到完成所有线缆。 5.用活结将头部与线缆连起来,或连在穿线器上。 6.一个安装者到布线工作区的一端用手拉线。另一个人轻轻地把电缆插入PVC管道中,确保没有打结,交错,缠绕,以免电缆受损。两个安装人员应该可以联系,或者用声音或者用对讲机联系。 7.若电缆在另一端被拉出,则取出对应线缆。 8.照以上方法直到完成所有线缆。 按以上方法进行结构化综合布线,将为节约大量时间及降低工程成本,与建设方及监理方减少不必要争吵与分歧。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