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提防图片信息:网上购物骗术揭密 | |
作者:陈鹏 文章来源:e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9 20:53:01 文章录入:陈鹏 责任编辑:陈鹏 | |
|
|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调查采访了一些上当受骗的消费者,总结出了几条大家经常上当的骗局方式,再次警醒大家:自己兜里的钱要看紧,不是防贼,而是防自己的那点儿“不小心”。 看图买货 行骗工具:货品图片 上当者心理:过于相信图片信息 教训 实物最可信 在网上看到的“宝贝”图片总感觉是精美无瑕的,尤其是服装,总之,看了图片引起购买欲望的消费者绝对不占少数,但买了之后后悔的也不少。 总在网上买东西的“哈哈”网友诉说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她说在新浪网上看到了一款小风衣,挺不错的,感觉质量也好,而且才35元,所以就组织了自己群里的朋友一起去买。没想到,货到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而且不像图片里显现给大家的感觉“厚厚的,软软的”,但是没办法,钱都已经付过了,就是亏了也不过就是35元,只好将就吧。因为在网上买东西就是这样,不见得每一次都能让你称心如意。除此之外,更令“哈哈”她们团购这批货的人心烦的是,就连快递费也不像在网上公布的那样只有“5元”钱,而是“付7元”! 就事论事 据了解,在网站上发布商品图片时,网站对照片没有任何要求,照片既可以从网站上下载,也可以实物拍摄。因此,卖家可随意发布产品图片信息,以次充好的事情就总是时有出现。这个小骗局虽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也没有遵守网上的游戏规则。 行骗工具:货品标价 上当者心理:没见到货绝不能付钱 教训 没有免费午餐 在很多网站都会看到一些价格上超乎想象的“宝贝”,进去一看,还确实是好产品,再寻思这个“天上掉馅饼儿”的价格,难免会有消费者动心。 据上海一个名叫“毛豆皮”的网友诉苦说,她在网上买数码相机,结果却让人骗了3000多元,本来按照网上的报价可以省1000多元的,这下可赔大发了。 2004年的时候,她和老公刚到上海工作,在一个名叫“万德福”的购物网站上看到自己想要的一款数码相机,而且超级便宜,所以就一次性把款给对方汇过去了,可是没想到对方不仅没按时到货,还打来电话告知由于货是海关罚没的走私物品,所以价格十分便宜,但是因为不明确买家身份,让“毛豆皮”再汇2000元风险金,见面交货后再退风险金。“毛豆皮”信以为真,反而还担心自己抢不到货,所以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把款顺利地打进了对方要求的另外一个账户,结果可想而知———石沉大海! 就事论事 其实还有更损的招儿,只是“毛豆皮”还算幸运没碰上。有的消费者就是被骗了好几次,仅仅就是为了一个小东西,屡次受骗的原因就是抱着侥幸心理,就像传销一样的感觉:也许我这次把钱汇过去,就可以拿到我的“宝贝”了,如果不汇款,那我前几次的钱不就全打水漂了吗?如此想来,你的钱就只好乖乖地跑到了骗子的口袋。 网托诱惑 行骗工具:信用度 上当者心理:对信用度过于信任 教训 看信誉内容 经常在网上买东西的消费者可能对“托儿”并不陌生,他可以在“卖家点评”里留下好的评价,因为一个ID也就只能有一次发布信息的机会,所以卖家往往会找身边的好朋友来当“托儿”,对自己的网店进行留言,网站根据这些点评就会自动生成“卖家的信用等级”。一般的消费者看到“卖家好评率”和“卖家信用”时,心里才有了交易的把握,会放心地把款汇到对方账户,但这个信用等级的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网友“NACY”曾在网上买过一次欧珀莱的防晒产品,因为看到了对方的信用等级相当高才下决心买,价格上并没有便宜,只是图了个方便。可在使用过程中,其产品的味道特别浓,甚至有些刺鼻,后来到正规商店去买了一瓶回来,才敢确定网上买的这瓶是假的。 就事论事 在此,记者提醒大家在网上购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准卖家的信誉,不能光看他的级别,一定看清楚信誉的详细内容,因为很多钻石级的卖家往往名不副实。有些卖家费尽心思从多种渠道搞到的“这些好评”,并不是来自消费者主动的真实留言。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